顯示文章

這裡允許您檢視這個會員的所有文章。請注意, 您只能看見您有權限閱讀的文章。


文章 - micellar

頁: [1] 2 3
1
General Discussion / Re: 2011年Craft Brew手工咖啡大賽得獎名單
« 於: 七月 24, 2011, 07:35:28 pm »
這真的是一個有趣的競賽;D
喝了這麼多選手的咖啡,看了這麼多新鮮的機絲頭,證明了一點:要喝一杯好咖啡,其實不難。不用太多的沖煮技巧,在沒有電的情況下,弄出一杯好喝的咖啡,這精神是『咖啡在生活中可以很簡單,但卻可以很愜意」。
從初賽到決賽,競爭激烈的比賽,初賽用大會指定用豆,好壞,還蠻容易就被區分,等到決賽時,選手自行準備豆子,一杯好喝的咖啡的條件就會充分展露,就不只是沖煮技巧了。
一杯好喝的咖啡,應該從原料著手,一杯咖啡需要約12-15公克的咖啡粉,咖啡粉必須經過烘焙,烘焙前被採摘下的咖啡櫻桃需要被處理(水洗、日曬、辦水洗、蜜處理,etc.)在摘之前,更重要的是種植。這樣從細微處放大到最前端,從種植就開始影響了一杯好喝的咖啡。

用最原始的沖煮,不矯情,不做作的方式喝到一杯最好的咖啡。是這一次比賽的精神。
在決賽看的更清楚。
什麼樣的豆子是你準備給客人的一杯好咖啡呢?從杯測開始,最原始的風味在杯測中被呈現出來,評審們喝著杯測的咖啡,在細細品嚐選手用器材與沖煮技巧呈現的一杯咖啡,決定勝負。

選手通常想要創造油脂感、口腔觸感好,又想要展現豆子的產區風味,所以一邊製作一邊解說自己對咖啡豆的瞭解,用這樣的方法沖煮想要呈現什麼樣的風味與特色,選擇什麼樣的烘焙度才能有這樣的口感?但在技巧上常常就會出現一些小問題。

想要油脂感好的方法,除了豆子的本質之外,你要用多粉量去增加油脂感也行,或者小水柱悶蒸也行,但要知道你選擇了任何改變沖煮的變因(研磨粗細、水溫高低,豆量多寡,沖煮技巧)都會影響,那到底怎樣才能是最佳狀態?那就是不斷的嘗試,重點是要自己能喝的出來,所以要杯測。
若自己的沖煮技術比杯測的咖啡口感還差,那為何要花時間沖煮呀!泡一泡就可以喝了,不是嗎?

在沖煮比賽中,除了鍛鍊沖煮技術外,也間接讓選手再一次深刻的認識豆子,這個原料是影響一杯美好咖啡的重要關鍵。


2
歐舍及網路上都應該很好買
台灣杯測風氣越來越好,真是不錯!

3
恭喜恭喜!
台灣虹吸還是很有水準的。

4
此次比賽由李家榮先生錄影,謝謝他一天的辛苦!
影片放置於youtube,請自行點閱。依照出場序。

youtube 網站瀏覽影片http://www.youtube.com/user/baristaguildoftaiwan

一場比賽有太多幕前幕後的人協助,在此一併感謝。

5
第一名選手劉家維將代表台灣前往東京比賽。
此次競賽競爭激烈,前三名選手分數差別不多。

恭喜選手。

6
初賽是早上九點半,決賽下午一點半。
歡迎大家蒞臨參觀,並鼓勵選手!

7
Q:技術評分中part2第309項"恰當的浸煮時間(約一分鐘以內)"
既然已限制選手競賽時間,何以又要限制浸煮時間呢?也許選手想表達的味道在一分
鐘的浸煮時間上無法充分詮釋,那這條標準不就綁手綁腳嗎?

A:
(1)這是WSC的規則
(2)因為順應世界潮流,要快速且好喝,因此選手必須能快速煮,迅速出杯
(3)選手可以用其他技巧來配合1分鐘煮法
(4)在SCAJ大會沒有改變或放寬萃取時間前,台灣的競賽規則,就是follow世界盃的規定

歡迎選手或同好在此題問。

8
各位咖啡同好大家好,我是這一屆WSC台灣選拔賽的評審長。
這一回的選拔賽評分表等資料,是透過WSC給我們相關的資料,進行翻譯後公布在網站上。

因精緻咖啡協會的網站正在建構,所以感謝BGT論壇提供此次賽事相關訊息的交流空間。
若各位選手或同好對於賽事相關問題或者評分表有疑問的都可以利用此空間交流討論。

更希望選手們能盡量參加6/18日的選手說明會,那天會有詳盡解說,且可當面詢問相關問題。

感謝大家。

9
簡章上載明,『具備兩年職業吧台虹吸式煮法經驗,並以台灣精緻咖啡協會會員推薦為優先。』
有審查機制,具有兩年吧台經驗是主要條件。若還有相關問題可寫e-mail給協會李秘書。

10
咖啡趨勢觀察與分析 / 回覆: 為什麼要學杯測?
« 於: 三月 14, 2010, 07:19:32 pm »
為什麼要學杯測?這個問題問的真是好呀!
Hayashi老師來台灣第三次了,我也來上他的課第三次。
第一次上的時候,台灣還沒有人正式開過杯測課,但為了我們這一群準備接受Hayashi老師老師杯測課洗禮的同學,開了所謂的初級班杯測課程。那時候對八大評項才正式瞭解,第一年Hayashi老師來就給了我們很系統的架構,迅速瞭解八大評項在敘述什麼?我們該如何在豆子裡找符合八大評項的分數?
第二年,稍微有些底子了,再來上Hayashi老師的課時,他改變了我們對杯測的看法,短短一年,再給我一次震撼教育,從產區開始到顧客手中的每一杯咖啡,每一個步驟都可以杯測。會後留下來與老師聊天老師還教了法國壓的用法;在日本,許多精品咖啡館都會用法國壓沖煮咖啡給客人。
今年,除了老師系統的從五大評項開始討論練習杯測,更重要的是許先生準備的杯測豆是精彩且豐富的,給杯測者一個完整產區的概念,優質的豆子到底是怎樣的優秀呢?
以前總是會聽說某個國家或某個品種會有特殊的風味,在2008年到宏都拉斯當評審時,見識到產區風味的特色。今年再次複習,把所有的味道圖像化在自己的腦海裡。
你也許會問我,你既不是業者,你來學杯測做啥呢?
也許剛好在學校教書,總是希望自己能傳達的知識是正確的吧!自己愛喝咖啡,也買生豆自己烘焙、沖煮,若能懂杯測,對自己的技術校正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或許,你會覺得學費有點貴 :P
但是你若到現場,接受Hayashi老師的一對一親自校正口感,在分數上相當於自己的評分標準與口感喜好,該如何正確且一致的打出自己的分數,場中不時聽到compare this one and this one, check your score,大夥再走回杯測桌喝一喝老師覺得有疑問的樣品,我總是調皮的去挑戰老師,每一次挑戰我就有更多的收穫,更多對味道,對評項的瞭解與認識。
大夥都開玩笑說,如果被老師校正越多次,就會賺越多,事實上是如此,但是自己的心態要調整,如果你自信滿滿的相信自己一定是對的,你再走回桌前時,應該會傻眼。因為老師犀利的告訴你,你為什麼這麼低,說一個原因來,老師會說,NO astringence, that's .......
Hayashi老師教學的系統化,對評項的邏輯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重點是,他每年都會帶給我們新概念,不愧為是咖啡世界備受尊崇的長者。跟他親近的接觸會發現他對很多東西也一直保持好奇心,每一年他學的中文字越來越多。
今年最後一場討論會上,他寫下『謝謝,再見!』

真的希望他明年還能再來,不會受到他擔任JACS(日本精品咖啡協會)理事長的職務而耽擱。
愛喝咖啡的朋友,你知道你喝的咖啡品質是業者經過無數次杯測而來的一杯用心的好咖啡嗎?

11
Mano / 回覆: 如何填壓比較不會造成手的傷害?
« 於: 五月 11, 2009, 09:47:08 pm »
如果已經受傷,除了改變填壓的方式之外(這是一定要改變的)
就是在急性發作期,先休息。然後工作時戴上護腕。
這是屬於人因的傷害,有相關的研究可以查詢。

如果填壓是必要的工作,請改變姿勢,這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12
Miscela / 回覆: 如何選擇你的espresso競賽用豆(SO篇)?
« 於: 五月 10, 2009, 10:33:13 am »
 ;D
許多時候,配豆與否有很多的迷失。
這一篇文章提供給喜歡用blend或者SO的barista一個很好的指標。
要常常問自己,你煮出的咖啡能回答這些問題嗎?
奶味過重普遍是受消費者喜愛的。(看我家咖啡蟲們就知道)
但是他畢竟叫『咖啡』,咖啡的風味一旦消失,那又如何能稱做咖啡呢?
千萬別跟裁判賭賽局,有四位感官裁判,裁判有一致的訓練,雖各有喜好,但是風味的均衡,是非常重要的!
好文,推一下!

13
Cupping Forum / 回覆: 2009年 專業杯測課程 A03班 / S02班
« 於: 四月 04, 2009, 09:32:21 pm »
為期兩天,課程結束了,大家都嫌短。
一年比一年精彩,今年仍然榮幸請到Hayashi老師,在老師的身上看到什麼叫專業,什麼是大師。
去年已經感受非常深,因為連最基本的杯測啜吸的動作都一一被指導,修正。今年一樣,校正口感,校正分數,甚至把杯測的功用發揮到淋漓盡致。以前總是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杯測,測生豆的品質,去年BGT舉辦了烘豆比賽,再一次利用杯測技巧評比比賽烘焙的豆子(但除此之外,應該有更多)。
今年老師更詳盡把杯測的技巧分別用在生豆品質、烘焙、沖煮、配豆、到顧客手上,每一個步驟都可以透過杯測技巧把關。在教學聊天的過程中,甚至開始瞭解到愛喝的卡布應該如何烘焙才能達到我想要的卡布口感。雖然一直都知道杯測可以應用在每一個咖啡工業的步驟,但是這一次真的是深切體會。
老師除了告訴我們分數的等級在商業咖啡,品牌咖啡,精緻咖啡及CoE咖啡,這中間的差異,另外,在每一個評項的意義與評項之間的關連性,老師邊講,腦中浮現的畫面除了每一杯校正口感的印象,也浮現某些化學現象,這種感覺真是到物超所值。
上了兩天,每天都滿滿,滿到快要無法消化吸收,但是自己知道,收穫很多很多......
要重新整理,重新排列,相信杯測的藍圖越來越完整,但完整之後呢?
老師在下課後的晚上對我說,練習再練習,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看似完整的學習,其實在杯測後面的東西很多很多,產區的微型氣候,咖啡樹的生長、種植,處理,到烘焙,烘焙技巧,沖煮,沖煮技巧...etc太多太多,要學的太多,距離『懂』還很遠,真的要用功,用心,對每一杯咖啡。
謝謝歐舍咖啡壞老虎及協助我們杯測的義工們。

14
Announcements / 回覆: BGT年度十大咖啡現象回顧票選活動
« 於: 一月 24, 2009, 11:24:11 pm »
C. 異軍突起:7-11的City Café成為咖啡界賣杯的盟主,超越其他連鎖業者店家,在景氣低迷中一枝獨秀。
每次搭高鐵一定會在7-11買一杯咖啡,需求咖啡因的人太多,只要有咖啡因就可以。有點香味更好!

E. WBC旋風:Stephen Morrissey以現任WBC冠軍之姿訪台,並與台灣咖啡界展開密切交流。 
是高興也是榮幸,能參與他在台灣的交流活動,難得的機會希望能給台灣咖啡界一個新的氣象。不再關起門玩自己的,看看國外,看看世界冠軍有什麼樣的心態。

F. 首屆BGT烘豆大賽:北中南32位選手熱情參與,並邀請國際評審Yoko Yamado Itoi擔任執行評審。
很有趣的活動,自己都想躍躍一試。有人願意幫忙評自己的豆子,讓烘豆技術進步,是一個很棒的活動。提升烘豆技術。

H. 自烘店戰國時期:保守估計全台已超過300家,新興創業者幾以自烘為常態。
既然自烘店這麼多,當然更需要評比!除了新鮮外,消費者也該開始瞭解,什麼樣的自烘店是可以將咖啡豆發揮的淋漓盡致。

15
昨天上完Barista的課程,真是覺得收穫良多。 ;D
記得以前唸書時,系上邀請諾貝爾獲學獎得主來學校演講,當時我好緊張,因為他是大師耶,且用英文講解我不懂的量子化學。當時我的指導教授跟我說,越是大師越是會深入簡出的講解問題,如果他能把很難的東西講得很簡單,那是他的功力好,大師通常都具有這樣的特色。
而stephen就有這樣的特色,乍聽好像很簡單的東西,裡面蘊含的東西更是多,他強調不是要你依樣畫葫蘆,而是要瞭解,為什麼是這樣?好像我最近學的『體驗式學習』一般,所有的講解大綱,他都會問我們,為什麼?條例式的講解,填壓手法用動畫來說明,一個優秀的Barista還能製作電腦動畫,真是不得不佩服他....
當然最有價值的地方是stephen與Cynthia(WBC chair man)他們兩位的手法校正,包括填壓、蒸奶,倒牛奶。我們親自使用明年WBC指定的咖啡機操作沖煮咖啡,蒸奶,他們會依照個人的手法進行校正,第一回合由stephen親自校正,用09年WBC的技術評審表格評分,校正技術,從瞭解磨豆機到放水等一切小細節都會告訴我們。第二回合由stephen與Cynthia分別校正,教練互換,感受不同教練給予的指導。所以三次的動態校正,是最難能可貴的。即使他們校正同學我們也可以在旁邊觀看並學習,所以這一場課程下來,真是太棒了。

這些日子參加剛結束的咖啡大師評審,接著接受這樣的課程學習,真是讓自己進步很多,今天早上連自己在辦公室用Giotto煮咖啡都感覺有大師上身,哈哈, ;D

咖啡這一條路看到他們的認真與努力,世界冠軍不是浪得虛名,謙虛、認真、努力,親和力,讓人感受大師的風範,雖然他很年輕,但是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學無止盡,在這課程中彼此的交流是最有價值的。

 

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