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resso Discussions(Public Area) > Mano

/alex/HX的放水技巧~~

<< < (6/7) > >>

Lister:

--- 引述: Marco 於 四月 17, 2007, 04:47:57 am ---
--- 引述: micellar 於 四月 15, 2007, 03:44:48 pm ---我有疑問耶,要是動不動就調壓力來獲得適當的沖煮溫度,那不很慘?
--- 引用結尾 ---
有點慘,不然你可以學我去買Brewtus,就可以不用拆機殼,用按鈕的了...
--- 引用結尾 ---

老實講,搞個新配方就去調壓力來煮...我也沒那麼勤快。最近一次去調整壓力區間,就是幫鍋爐穿衣服&調水位後。在這之前,大概就是因為天氣做一下調整。不想拆,那就是FLUSH啦!


--- 引述: Marco 於 四月 17, 2007, 04:47:57 am ---
--- 引述: micellar 於 四月 15, 2007, 03:44:48 pm ---今天豆子的狀況、或者今天這種配方適合幾度沖煮,不該是要在不調整的情況下沖煮嗎?
--- 引用結尾 ---
不該。除非是差異很小,小到可以喝不出來,或是你覺得可接受的範圍,亦或是你覺得做一個不一樣的粉餅可以解決掉。
--- 引用結尾 ---

我通常是調整研磨刻度,或是做個不一樣的粉餅。


--- 引述: Marco 於 四月 17, 2007, 04:47:57 am ---
--- 引述: micellar 於 四月 15, 2007, 03:44:48 pm ---如果放水可以解決溫度的問題,為何不用放水?
--- 引用結尾 ---
flush的量決定了中、後段的水溫曲線平不平,rebound time的長短影響前段水溫hump的幅度。
HB的Dan這麼寫:The flush amount tends to affect the mid-to-tail end of the curve. The rebound time ("pause before the pull") affects the very early part of the shot, either producing a prominent hump, a flat one, or if there's little or no delay, it disappears completely and the curve becomes more like a rising straight line that barely reaches the desired peak temperature (or worse yet, forms an inverted U as the temperature plummets soon after the extraction begins).
--- 引用結尾 ---

鍋爐壓力區間搭配適當的放水量,對應到自己設定要的沖煮溫度,對中後段的水溫曲線影響真的很大。


--- 引述: Marco 於 四月 17, 2007, 04:47:57 am ---
--- 引述: micellar 於 四月 15, 2007, 03:44:48 pm ---回到原問:到底怎麼放水呢?
水舞的觀察,蒸汽猛冒到水柱穩定成一直線,還有什麼細微的觀察呢?
--- 引用結尾 ---
如果你仔細的看過那段water dance的影片,水舞結束以後還放了約5秒才到達他的target temp。
flush是為了『回』到你設定的水溫,你如果不想那麼高溫或低溫,為什麼不選擇那個壓力來設定呢?
這問題我相信不至於出現在大多數的業者店裡,他們不會動不動就換豆子來玩死自己。
--- 引用結尾 ---

水舞結束不代表水的溫度正是你要的,如果沒有溫度計觀測,說真的...大概只有讀秒...慢慢抓出你要的秒數(溫度)了。


--- 引述: Marco 於 四月 17, 2007, 04:47:57 am ---至於Dan會認為可以利用刻意的放大前段水溫的hump(萃取的前段溫度飆起來),來作為barista微調口感的手段,我個人覺得這招就很夠用了,也很好用,但前提是這樣搞,必須一開始就設定一個較為偏低的溫度(鍋爐壓力值),我實測(Schomer測溫)的結果,玩hump也影響到之後的溫差會變大一點,不過還算很合理的範圍。但這終究是玩家手段,在HB的討論裡幾乎所有業者都不喜歡flush-rebound-go來玩弄hump,因為沒時間等,要做生意要緊,反正flush and go確保起始水溫正確,過程溫差OK,就是最顧及品質的作法。

今天我們用太多玩家的角度去看HX機器,其實很不公平,而業者做生意也不會去買HX只有100cc的機器,小機器在你放完水舞之後,等一二分鐘再回去看,已經可以看到小水舞了,而商用機HX起碼也有250cc以上,這個效應就沒有那麼快發生。但是相對的,萬一做生意的大機器,生意很差,HX越大就可能是個負擔了,試想一樣的E61出水量,閒置後700cc的HX要放多久....

至於需不需要flush,不要說HX了,我的brewtus需要flush,雖然他溫差很小,但是閒置後(或是連續沖煮)沒flush或是flush不對,起始水溫會有將近2度的差異。據我所知,GB5跟Synesso也都需要flush。

--- 引用結尾 ---

我也一直在想...GB5..Synesso大概要FLUSH吧?
哈...

Elvis.J:

--- 引述: kljay 於 四月 16, 2007, 08:12:14 pm ---如果ALEX有裝大型E61營業機才有的熱循環速率調整裝置或是熱冷水混合裝置,
控制沖煮水溫會不會比較容易?那些裝置成本會很高嗎?
ㄧ般E61沖煮頭的家用機,似乎都是原始設計。

--- 引用結尾 ---
不會很高...去冷凍設備材料行買"切管器","喇叭頭三分球閥","喇叭管工具組"就可以作出限流閥了...
爾後熱循環就靠限流閥調整速度...
冷熱水混合...我試過很多台ECM...覺得這種設計很沒HX的意義...

BGT office:
本版沒有什麼嚴苛的版規,公共論壇原本就可以讓各位暢所欲言,各位大可以闡述您對品牌、業者、產品、設計等等的個人經驗與評論,但是
一、請勿離題。如果覺得回文已在討論主題之外,大可另闢新議,有助於讀者瀏覽便利。
二、當您對於某商業人事物的做出評論,請務必詳加說明,而非三言兩語,易招誤會。

『E61若沒有失溫功能...Faema也就沒啥了不起了』、『冷熱水混合...我試過很多台ECM...覺得這種設計很沒HX的意義...』此類文字,不是不可,而是請勿過於簡述。E61 grouphead或Adjustable thermal thermosiphonic system被應用在不只一個品牌上,他是不是一個好設計,歡迎『詳加闡述』您使用過的心得與感受,讀者自有公評。

謝謝

Elvis.J:

--- 引述: BGT office 於 四月 18, 2007, 03:26:38 pm ---本版沒有什麼嚴苛的版規,公共論壇原本就可以讓各位暢所欲言,各位大可以闡述您對品牌、業者、產品、設計等等的個人經驗與評論,但是
一、請勿離題。如果覺得回文已在討論主題之外,大可另闢新議,有助於讀者瀏覽便利。
二、當您對於某商業人事物的做出評論,請務必詳加說明,而非三言兩語,易招誤會。

『E61若沒有失溫功能...Faema也就沒啥了不起了』、『冷熱水混合...我試過很多台ECM...覺得這種設計很沒HX的意義...』此類文字,不是不可,而是請勿過於簡述。E61 grouphead或Adjustable thermal thermosiphonic system被應用在不只一個品牌上,他是不是一個好設計,歡迎『詳加闡述』您使用過的心得與感受,讀者自有公評。

謝謝

--- 引用結尾 ---
說了會造成誤會的話....拍謝拍謝...小弟以後會謹言慎行^.^?
But,看不出哪裡離題了...限流閥跟放水沒關係嗎...呵呵...so Sorry~
OK沒關係...我把那幾個點講清楚一點好了...

『E61若沒有失溫功能...Faema也就沒啥了不起了』
Faema的HX系統...被後爾後的咖啡機廠商廣泛的採用...所以稱之為"了不起的Faema HX系統!!"
HX系統靠著蒸氣鍋爐的下冷上熱,來形成自然的熱對流現象...
然後靠著熱對流到沖泡頭的熱散失,來穩定沖泡水溫...
所以『E61若沒有失溫功能...Faema也就沒啥了不起了』

『冷熱水混合...我試過很多台ECM...覺得這種設計很沒HX的意義...』
針對ECM的大型機器來說...(這樣應該沒誤導到了...)
其蒸氣鍋設計偏大,熱交換鍋爐直徑也是比它廠大了不少....
然而這樣大的儲水量跟熱交換面積...也是相當驚人的...E61的沖泡頭根本來不及散掉過多的熱量...
熱循環完全無法在100度以下平衡...
因為接了x皇x家的維修定保,所以有很長的時間去測試很多台ECM...
我有特別去試過,完全關閉冷水混合閥的話...要放超過5秒才能補滿真空區...
機器長時間閒置後的真空區越小越好...也就是Water Dance的時間應該是越短越好...(真空區越大,自動計量就會不準)
ECM最後採用加入冷水來控制出水溫...這就有點治標的功效了(理應治本才對吧...)
所以說,在小弟看來本應該是不認真搞HX的ECM,在業界卻因為加了冷水混合閥而讓設備更有噱頭了=.="
ECM的HX除了讓熱量更多更難處理以外,對小弟而言真的很沒HX的意義...

cpuserve:
看來大家對於這台機器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倒是我得加加油,不可以這麼混了。
這幾天忙到翻,今天才發現有這麼多人在問與回答間。

謝謝Elvis.J 的回答與幫忙,不過,我實在不知怎麼量那螺紋耶……能教一下嗎,用什麼量??。

導覽

[0] 文章列表

[#] 下頁

[*] 上頁

前往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