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題一下...
某一天訓練活動結束後,我老闆突然問我,幹嘛MAZZER錐刀不用,要用MAZZER平刀 ?
我回答他:『我的豆子還在睡覺,錐刀只會讓他睡的更死,很難醒,假設醒了,僅能算運氣好,爬起來夢遊罷了。』
而平刀就神奇啦,如直接澆一盆冷水一樣,馬上驚醒。
參考參考 
一、
如果我們粗分味道為origin character和roast character二類,研磨狀況的差異有可能會讓二類的味道最後呈現的比例不同。假設說A grinder比B grinder更明亮,更有水果風,這只能定調A grinder的研磨結果比較能夠凸顯origin character而已。而這樣AB的對比,很難說就是誰好誰壞的結果。
二、
如果要以好味道、壞味道的比重來做區分,二種截然不同的grinder能不能共用相同的沖煮環境,其實很有待商榷。比如說,我們先用A grinder的最佳化結果環境(粉量、水溫、水壓、流速....),去套用到B身上,這可能會是個假的公平狀態。
三、
也正因為上述二點,所以磨盤形式會不會影響到aging或sober time?我個人很保留。如果會,那理論上的終極醒豆法(先磨開等幾分鐘再煮)就會立刻成立了。可以實驗這樣在NPF下會不會是邪惡的漏斗狀。
我的看法是,Kevin的狀況有誤判的空間,可能是flat burr讓你有『喝到更多』味道的感覺,所以你認為是達成了sober的效果。
如果可以在『分開最佳化』『NPF檢視無漏斗狀懸垂』二個前提下成立,Kevin的說法才會更有說服力。